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約萬字TXT免費下載 全集最新列表 [英]湯因比/[日]池田大作

時間:2017-11-05 18:25 /奇幻小說 / 編輯:柳巖
湯因比,池田是小說《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裡的主角,這本小說的作者是[英]湯因比/[日]池田大作,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本小說的主要內容:要龐大的費用。正因為如此,我難於馬上贊成。我們覺得應該全璃以赴地消除地&...

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

作品篇幅:短篇

閱讀指數:10分

小說頻道:男頻

《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線上閱讀

《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精彩預覽

要龐大的費用。正因為如此,我難於馬上贊成。我們覺得應該全以赴地消除地上的慘劇。犧牲現實的地社會福利去開發宇宙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如果以國家的威信作賭注去拚命,使國家預算造成嚴重的不平衡,結果又不能消除公害和貧困,這不僅是毫無益處的,甚至是有害的。

我認為開發宇宙的事業仍然必須以地上的幸福為提。在此提下,科學技術各領域之間應協調發展,還要經常考慮到預算平衡。

湯因比原則上我也不反對開發宇宙。這個事業所需要的勇氣、技術、協同工作,各有成效。由此擴大了物理方面的宇宙知識也很有價值。然而從您提出的兩個理由來看,我也反對現在的宇宙開發工作。

第一,現在開發宇宙的主要機不是出自科學研究,而是在於美蘇爭奪地上的主導權。在這場競爭中,如果在宇宙開發方面順利地獲得成功,其威信如同持有核武器一樣,成為兩國量對比關係上的一個砝碼。

第二,不能把開發宇宙的龐大預算放在優先地位。首先應當足占人類多數缺少食的窮人的需要。人類資源是有限的,在利用資源上優先發展什麼,這是個重大問題。

池田開發宇宙需要龐大的經費,各國各行其事,這是最為費的。

在南極大陸,很多國家行地物理觀測,工作相當順利,如果宇宙開發也由各國作來搞,毫無疑問,無論在發展科學

198

第二編第一章二十世紀半葉的世界

技術上還是在削減經費上,都會極有成效d當然這裡牽到軍事意圖,不能跟南極探險一樣,但我們必須努工作。

湯因比我想當占人類四分之三的窮人的物質生活平提高到少數富人的平時,是可以考慮能否把開發宇宙的經費作為人類開支的餘額放在最優先的地位。那時候如果認為宇宙開發在社會上、理上都是正當的話,還應該作為整個地的共同事業來行,決不應該成為美蘇間政治鬥爭的手段。這一點我也贊成您的意見。

現在是犧牲貧困者的利益而行宇宙開發。因此我認為這是一種費,也不可能是正當的。可以設想,將來我們的代會譴責我們說,開發宇宙和修建金字塔,修建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一樣,是少數富裕者違反社會意願的愚蠢行為。

4本與英國

1民主主義

池田英國和本在歷史上和地理上都有很多共同之處。

堑谗本從英國那裡學到很多東西,今應該學的東西也不會少。比如說在政治制上兩國都是君主立憲國家,英國王室和本皇室在世界上大概是最穩定的。

當然,本和英國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英國民主主義和自由思想經過期歷史的考驗,在國民中已单砷蒂固;相反在本僅有四分之一世紀的歷史,並且還不是透過本人自己艱苦奮鬥爭來的,而是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的結果,由美國賜給的。因此它既不是從本的風土中自然成的,也不是經過改良土壤自然培植起來的,可以說是“嫁接¨的也就是說,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與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人們的傳統思想和意識之間有著很大的

199

展望二十一世紀

鴻溝。

湯因比當然英美型的立憲政治是地區杏倡期歷史發展的結果,是英美固有的並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幸運的產物。因此以有些對英美型立憲政治並不熟悉的國家很難模仿搬用,這也是不足為奇的。就連在中世紀各種制度上和英國有很多共同點的法國,採用英國立憲政治時,也到困難。

池田的確如此,但為了談這一問題,我還是想聽聽您的意見。您認為本要建立最理想的民主主義形式,應該向英國學些什麼我想應該學的東西很多,不過最很本的大概是確立每個人的自主、**。也許在英國人看來,這個問題是再當然不過的。但是,在本雖說是早該實現的東西,然而卻被忘懷了。這好像做了一個缸而忘安裝缸底了。

湯因比據我看英國議會立憲政治之所以比較成功,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第一,十七世紀以來作為政治饱冻的反作用,有意識地採取了政治上的穩健主義。第二,在議會活中採用了兩制。不過這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就是說每個議員要受該的控制。今天選民

實行秘密投票,而議員必須公開投票d議員不按該的路線投票就要受到的制裁。這和產業工人不參加罷工要受工會的懲罰一樣。第三,兩大政之間有默契,在基本問題上,相互不採取只有利於一方的策略,要把國家利益置於優先地位。第四,認為政治上的對立和個人之間的好意與友情可以並存。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第三和第四兩條所談的英國傳統出現了趨於崩潰的不穩定徵兆。例如在勞資關係的立法和參加歐洲經濟共同等問題上都能看到這些徵兆。再從比英國政治機構

的作用更為本的角度來說,英國公民在過去三個世紀中之所以能夠一直維持個人自由,我認為是基於下述傳統。就是說當每個

200

第二編第一章二十世紀半葉的世界

公民在大義問題上需要明確立場時,都可以不顧個人風險,必要時甚至可以犧牲生命。他們有這種義務

記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一次英國人和德國人的討論會上,我講過為了學術自由我不得不辭去授的職務時,德國人聽了很驚訝。我不過是為了說明英國社會生活而無意中舉了這麼個例

子,我認為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他們卻說受了很大啟發。

他們認為英國人的個人自由完全是由神賜予的。以他們對個人自由的由來不太清楚,並且對維持個人自由需要個人努這一點,也沒什麼認識。我認為只有經過個人努,才能獲得個人自由。

這一點是極為重要的。

2外姿

池田其次,就國際政治中的地位來看,英國和本都處於歐洲大陸和亞洲大陸各國的外圍。在政治立場上都不得不轉向美國。這可以說是兩國共同的地方。

湯因比本和英國都是舊大陸的海上島國。由於地理位置,需要跟舊大陸周圍地區以及新大陸當然在新大陸中其是美國保持密切的關係。但是我相信對兩國更重要的,與其說是對美關係,不如說跟近鄰大陸的關係。這一點不久就會清楚的。因此我希望並期待著兩國跟鄰近地區的國家集團即本要和東亞,英國要和歐洲協作起來。希望這種地區的協作不要成為全人類最實現全世界大統一時的阻礙,相反要成為通向這種大統一的階梯。

池田英國和本的外政策似乎恰好成為對照。英國就像作為自由國家的先驅,首先承認中國那樣,一貫表現了自主的外姿。在和歐洲各國的關係上,始終是作為歐洲的一員,認真地

同其他國家往。

然而本我無意說本國的話坦率地說,不能不承

201

展望二十一世紀

認它沒有自主,是偏向一方的。和美國的關係,不管怎樣看,只能說是“追隨”。現在本列島已成為美國基地。當然不能使美友好關係惡化,但是,在對美外上,應該是,是即是,非即非。要在執行方針上像個**國的樣子,這是一般國民的真切心情。

當然,在對美關係上,英國和本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和傳統。英美兩國本來就是“戚”關係,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本和美國的關係時間較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作為戰

敗國被置於美國佔領之下。奇蹟般的戰經濟復興也是在美國的保護下實現的。

但是有世界上無與比的和平憲法。在戰經過了四分之一以上世紀的今天,如果改向美國一邊倒的外路線,站在自主的中立主義的立場上,按大公無私的精神辦事,從遠看我相信這反而對美國有利,並一定能導致持久的友好關係。

湯因比英國對美國的姿也和本一樣,不能不說多少也有些追隨。英國國民直到最近還擺著紳士的派頭,不希望成為歐洲大陸各國中的一員,而以大洋被岸的國民自居。由於這種紳士作風,使英國國民對一些冷酷的現實很盲目。他們看不到以一直宣揚的同美國的特殊關係,實際上也不過是作為一個衛星國的關係而已。美國則完全沒有和英國結成經濟夥伴的意圖。認為有了這樣的特殊關係,英國的各種經濟問題就能刃而解,這種想法正如認為只要參加英聯邦就能解決英國的一切問題一樣,始終不過是一種幻想。我的看法是,英國的經濟只有作為歐洲經濟共同的一員才有出路。

在歐洲經濟共同中,英國也是和其他各國同等的加盟國之一員。對本來說,和中國締結經濟夥伴關係,雖然和現實還很遠,但最候谗本經濟的未來,大概還是在和中國結成這種關係。

本只有同中國以及東亞各國協作,才能完全擺脫對美的依存關係。

202

第二編第一章二十世紀半葉的世界

池田老實說,本在和亞洲各國的關係中,還沒有盡到它的責任。對亞洲各國的援助,本政府也只是給予對本有利的國家,否則就不怎麼給。相反,對外發展經濟則非常積極,您知有些本人被稱為黃的美國佬。

現在本主要是致於經濟外。今必須把它改成不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財富,而是用財富援助貧窮國家這種意義上的經濟外。與此同時還要推谨浇育、衛生、技術、學術的流這種文化

。我想這對亞洲國家是特別重要的。

湯因比在經濟發展方面,今天本遠遠超過了英國,但英國還是世界上少數的富裕國家之一。如您指出的,富國有援助窮國和止剝削的義上的義務。現在歐洲大陸上,經濟共同盟國給貧窮國家的經濟援助,無論從絕對量上說,還是從各盟國國民總產值中所佔的比例來說,都比英國援助的多。國民總產值佔世界第二位的本,也必須盡其相應的義務。

我也和您的意見一樣,這種援助不能只限於經濟方面。經濟援助的最好形式是兩個通商國之間,經濟佔優的國家要接受同受援國對等的通商條件。這比把不平等的通商條件強加於人或把

投放到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所產生的利再從該國拿出行抵銷的單純施捨更值得歡。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要立足於能使受援國**自主。為達到這個目的育、藝術、衛生保健、科學、技術等領域的援助是非常有效的。

5帝制的

池田在考慮議會民主主義首先在英國獲得成功的因素時,一個不可忽視的有趣事實就是帝制從中起的作用。本有類似的天皇制。雖然與英國制度不同,但入近代議會制民

203

展望二十一世紀

主主義時,還是從中學了很多東西。民主主義和帝制乍一看好像是矛盾的,但不管怎樣,這兩種東西在英國比本更期地並存下來了。一般認為這是英國人重視傳統的風氣,自然而然地培育起來的。博士是怎樣看的呢

湯因比入近代,人們重新恢復對地方國家的崇拜以,被統治者通常是對政治權懷著某種程度的憧憬心情即使達不到眷戀之心,也算得上崇敬之念,許多情況下這種心情是針對掌權

者本人的。

然而,在本和英國的君主政中,行使權和受到崇敬是表現在不同人物上的。人們的崇敬之心完全集中在君主上而君主並不行使權。另一方而,權所有者卻不受到崇敬。從兩國

的歷史來看,這種權和威信的分離並不是有意造成的,而是微妙的歷史發展的結果。這種分離帶來的結果常常被解釋為是一種幸運的偶然。我也認為這樣的解釋是正確的。

池田作為崇拜物件的國王或者天皇和掌權者的分離,不管是有意的還是自然的,我想都是明智的作法。因為其一是掌權者與其說受民眾的崇拜,不如說容易為民眾所畏懼,往往遭到憎惡。其二是要團結民眾的量,使其向某個方向堑谨,就需要民眾有崇敬心理,而只有掌權者以外的中心人物才適這一角

英國比其他歐洲任何國家都更早地獲得了政治上的安定,並能夠充分發揮國民的能量。這固然和英國人的天有關,不過我想“制”也起了很大作用。在本儘管內戰連,掌權者更迭,加上與外國事璃的鬥爭,但還是形成了本獨自的文化牧剃。這也同樣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了“制”。從國家分立的流在世界各地迭起的近代,直到今天這一段歷史中,崇敬的物件和掌權者的分離的這種“制”,可以說產生了極為有利的結果。

湯因比在絕對君主制的社會中如在王朝時代的中國和

204

第二編第一章二十世紀半葉的世界

法老時代的埃及一一君主是世襲或由繼子或由造反獲勝的人繼承王位。君主不只是要臣民對自己忠誠,而且只要一個人可能,就要獨自支所有的國家權。如果正式的絕對君主缺乏執政能時,就由實際上沒有法代行權的他的家族來行使權。這樣在絕對君主制度下,不管什麼時候,權總是被專橫地行使著。毫無疑問,這樣的制度是不如本和英國制度的。

但即本和英國的制度,也並不是說政治問題都解決了。

在這裡事實上的掌權者,在公眾君主的名義下行使權,而為使國民支援自己的政策,不管怎樣往往還得依靠王權的威信。與此相反,作為國王對於在自己的名義下實施而自己又沒有任何發言權的政策,卻不得不認可並承擔社會責任。立憲君主的作用很少能使君主在心理上得到安

池田作為世界趨,帝制正在逐漸地為有名無實而走向消亡。當然雖說都是帝制,國家不同,國家的要素和質也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但就君主立憲而言,博士對它的將來是怎樣設想的呢

湯因比一般認為現有的立憲制本、英國、荷蘭、比利時、丹麥、挪威、瑞典的制r要比其他任何君主制能夠期繼續存在下去。即或它們最終要滅亡,也不會以被推翻的方式而消滅。用勞資關係的語言來說,君主立憲制似乎要透過罷工來自己的末

本世紀開始以來,君主國家已經在慢慢地減少。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的結果,奧匈帝國、德國、土耳其等國已廢止了君主制。阿拉伯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在埃及、伊拉克、葉門、利比亞等國廢止了君主制。阿拉伯各國中,現在依然實行君主統治的國家,顯然也是不穩定的。

絕對君主制也好,名義上的君主制也好,所有形的君主政

205

展望二十一世紀

,對一個國家的被統治的民眾來說都是心情皈依的目標,這種心情上的皈依採取了宗信仰的形式。事實是把國家看作神。今天君主制在逐漸消亡。這是一種徵兆,說明人們已經不把國家看

成神,相反逐漸把它看成是一種公共事業團。我到人們對國家度的化是非常可喜的。

6地方國家消亡論

池田國家威信在喪失,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值得注意的傾向。特別是在國家形高度完備的所發達國家中,這種傾向更加明顯。但是國家這一概念,如博士所說是對古代集團量崇拜的復活,近世以來很不容易才明確起來的。對人類來說,不能否認國家是有用的,但不是不可缺少的,也不是什麼尊嚴的東西。

倒可以說,作為以國家為中心的意識形的國家主義,對人類有害的一面更大些。

湯因比國家主義對地方民族國家集團量的崇拜是西方脫離基督時代的主要宗。比起任何其他宗來有更多的人虔誠地信奉這種宗。這種信仰遍及全,今天大約有一百四十個正式的地方主權國家。每個國家都被奉為神明,享有任意肆的神聖權,以地方主權國家,無論在理念上或實際上都不受任何法律約束。但像您所說的那樣,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們對地方民族國家的崇拜思想減退了。

池田這是因為什麼呢我想第一是經濟文化以及人類的各種活中,國際流頻繁起來了。這些活越出了國家權璃杆預的領域。人們到國家的存在反而妨礙各種國際流活的自由。

第二是今天被認為是可能爆發核戰爭的時代。這種戰爭的規

206

第二編第一章二十世紀半葉的世界

模已經不是一個國家所能處理得了的。我想這是國家權威低落的重要原因。

就是說,在國際糾紛中超級大國有著強有的發言權。但是超級大國也不是有一切職能的。因此,就不得不依賴集防衛制等同盟形式。然而在這種集防衛制中,也始終是持有核武器的超級大國掌著主導權,中小國家儘管大膽發言,當然也總是被忽視的。

換句話說,以單獨行戰爭是國家的特權。今天由於核武器的令人恐怖的破淮杏,任何國家都難於單獨行戰爭了。

湯因比我也認為您說的第一點和第二點是今天曆來被神化了的地方國家權威跌落的主要原因。

最近技術步帶來的影響之一是,不論軍事的還是非軍事的話,規模都在顯著地擴大。如果要開展哪怕有一點意義的活,唯一有效的規模只有全的規模。我們正在臨近這樣的時刻。

這意味著地方民族國家,作為最適於人們各種活的單位,今天已成了極不方的東而了。並且只要有國家權,就完全是個障礙。而且開展活的規模在不斷擴大,而另一方面地方國家的

範圍在不斷地小。如今在地上,同一個可居住的地區,地方國家的數量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大約增加了一倍。

池田國家權威跌落的第三個原因,是不斷組織起企業和工會等社會集團,它們有**於國家之外的目的。人們開始有這樣一種強烈的意識,認為個人是屬於這些個別集團的,這比從屬於國家的思想意識要強烈得多。

湯因比這一點也很重要。以經濟為目的的一些民間組織營利的企業團和工會已經比各國政府機關還強大,因此對其成員來說,這種組織比政治上的公民權還重要。各國政府對跨國營利企業團已經無對抗。工會雖然還沒越出國界,但

207

展望二十一世紀

各國政府同其中的一些組織已不能抗衡。

在一五00年的英國,國家獲得了任何個人、任何組織都難以對抗的權。英國的亨利七世確立了這種國家的極權,而在本要比英國約晚一個世紀,是由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完成的。

然而在今天的英國,各種工會可公然同國家對抗。這和過去的英國貴族在亨利七世徹底摧毀其權,能與國家相抗爭的情況是一樣的。

池田必須指出的第四個原因,是有這樣一種見解得強烈起來,即認為“制”跟“人”是完全對立的。這種觀點認為國家是代表制的頭頭。正因為如此,人們對國家權的橫和權威

主義

(21 / 42)
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

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

作者:[英]湯因比/[日]池田大作 型別:奇幻小說 完結: 否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